作为学生
你有被老师惩戒的经历吗?
作为老师
你有对违纪学生实施过教育惩戒吗?
作为家长
你有投诉过教师的惩戒不当行为吗?
近年来
面对越来越不好管理的学生
特别是屡屡违纪、行为极端的学生
由于无法可依
教育工作者常常处于两难境地
从现在开始
这一现状将发生根本改变
还记得2020年12月,
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吗?
现在这规定要正式施行啦!
老师实施教育惩戒有法可依了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于昨天实施
《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
明确#确有必要的可实施教育惩戒#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学校、教师可采取哪些教育惩戒措施
哪些不当教育行为被明确禁止
把“戒尺”还给老师
但如何把握好尺度、温度和限度呢
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规则中所称的教育惩戒
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
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
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
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哪些行为可以实施教育惩戒?
规则指出,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
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
确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学校、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教育惩戒措施?
哪些不当教育行为被明确禁止?
为防止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
规则细化了禁止实施的七类不当教育行为: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教育惩戒是必要的教育手段
但用起来有顾虑
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侯健曾说过
教育惩戒是通过适当的惩罚性措施
帮助学生戒除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让学生更好地记住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实施教育惩戒应当符合教育规律
注重育人效果
教育惩戒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
在教育教学中
实施必要的惩戒教育是赏识教育所不可替代的
但是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长呵护下长大
敏感而脆弱
如果老师就某一件事对一个学生进行惩戒
会不会带来一些敏感的心态
相信这方面的问题
也是老师们所在意的!
惩戒之后
如果师生之间存在不理解
可能一点小事就扩大化了
这样一来
即使是相关法规出台
老师也不愿意触碰红线
除了立法
更需要家长与老师彼此信任和理解
如今法律已经有了
在有法律保障的前提下
更需要家校之间的互相理解和包容
只有家校紧密合作,形成合力
才能给孩子营造更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希望每一个老师能守住教育初心
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态度
让教育惩戒达到最好的效果
希望每一个家长能多多理解和信任老师
如果没有适当的管教和惩罚
一味地迁就和溺爱孩子
只会让孩子越走越放肆
走向社会,难免会经受更大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