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
作文命题为《体育之效》
体育通过这样的方式
在高考语文卷上“C位出道”了
不难看出
体育,真的越来越重要了!
此次高考作文材料选取的内容
是毛泽东于1917年
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名篇
《体育之研究》
在文章一开始
毛泽东就揭露了中国积弱的现象
而且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体育的重要性
说起《体育之研究》这篇文章
事实上
看了今年年初
高分热播大剧《觉醒年代》的朋友
对这一情节并不陌生
如果说在那个年代“立志救国”
是上一代人的“觉醒”
那么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年份
“体育”一词进入高考
又是意味着什么呢?
小翌经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毛泽东小时候的身体并不好,但是在第一师范读书期间,受到杨昌济、柳午亭等留学归来的老师影响,长年坚持风浴、雨浴、日光浴以及冷水浴。
他曾经徒步穿行五个县,打霜天照样露天睡觉,搞社会调查。
1917年,他24岁的时候,在《新青年》杂志上公开发表了他的处女作《体育之研究》。在《体育之研究》中他明确提出:体育在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
因为“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就是‘无体育、不教育’的来源。
如今,体育的意义再次被提及。“体育”二字变为高考试题,真的是经历了百年的跨越。
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真正知道了,体育不再只是“调味菜”了。
体育之效的作文命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导向。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没有教育的体育更是不牢固的!
为了确保政策落地,还宣布将成立多个部门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势要将体教融合进行到底。
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为体教结合奏响了最强音,也带来了体育教育最切实的执行方案。
虽然各方讨论很多,但毫无疑问的是,体育正在走进校园,走进中考高考,走进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还记得今年3月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被问到什么是“教育的真谛”时,他的回答刷屏了!
他表示:孩子如果只有分数,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教育如果只关注升学率,国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唐校长指出,“现代孩子发育很好,但测了引体向上,132个男生一个也拉不上去,高一893个学生,744戴着眼镜。”
▲唐江澎校长
教育专家曾特别强调:“不要一味地追求培养一个学习优良和行为乖巧的孩子,如果从小就学会经常运动,那么会减少成年后的抑郁敏感、自暴自弃等现象”。专家还指出最后一句,“现在的孩子基本没有苦了,只有体育之苦。”
教育,乃立国之本;体育,乃强国之道,体育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没有学习的资本。
少年强则国强,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一个合格的学生,必须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的体魄、优异的成绩应当同时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