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眼中
孩子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教育是第一位的
但有时候面对现实问题
家长也无能为力
比如接孩子放学这件事
接孩子放学本身不是不具备难度
但由于学生放学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不一样
使得家长接孩子放学就成了棘手的难题
家长为了能第一时间接送孩子
想了很多种办法
同样在想办法的还有教育工作者们
这不就为学生和家长推出了“课后服务”
关于“课后服务”,早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部分地区的中小学就已经推出了“贴心”的延时服务。
为的就是解决家长接送孩子时间对不上的难题,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完成作业,缓解家长的压力。
虽然很早就已经有了雏形,但始终是部分地区执行,而且课后延时的时间长短也没有明确规定,很多学生虽然选择了延时服务,但部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义务教育将全面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目的是让义务阶段的中小学生放学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2021年秋季开学也就是9月1日起将全面执行。
“5+2”具体内容是每周5天义务阶段的中小学都要为学生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2个小时,与家长下班时间完美衔接。
而且明确规定,任何老师不得在课后服务的2小时中讲授新课,也就是说这两个小时完全是学生接受辅导的时间,这似乎正好配合“双减”政策,由学校和专业的老师提供课后辅导。
而且考虑到家长工作性质不同,有些家长下班可能会更晚,学校还会在“5+2”的基础上推出“延时托管服务”,即便家长下班时间很晚,也不必为接送孩子担心。
02“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一政策的对于上班族的家长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这样一来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学生放学无法接送孩子的问题。
但对广大老师而言,责任任务比以往都加重了不少······
课后延时服务,对家长是好事,对老师是责任。
只要孩子没有离开学、没有安全到家,那老师一天就没有结束,孩子一分钟不到家,老师就要担一份责任。特别是孩子的安全,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大部分的校外培训机构“凉”了,家长们一定会把对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老师的身上,老师和责任任务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重了。
现阶段而言,绝大多数学校的“课后服务”,还是看护性质的。大致是在放学之后,安排老师看着学生留在教室做作业。
但是每个学校也要结合办学特色、学生学习和成长需求,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发设置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增强吸引力。
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同时,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最大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总体来说,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
但不能为了让教师做好服务,而制定严苛的考核制度。
课后服务在执行中可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和家长也要在这一过程中紧密沟通、及时联系,发挥课后服务的最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