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许多家长的朋友圈被一则消息刷了屏
起因来自
教育部官网发布的一条通知
这个通知里提到
国内十几个城市被选为基础教育改革的试点城市
也让“教育改革”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在诸多传闻和猜测之中
关于缩短学制的改革则聚焦了最多目光
教育界专家也纷纷表达自己观点
小翌总结了一下梁教授的观点
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让所有人都有机会上本科,本科阶段实行通识教育,不区分名校和普通院校;
第二,普及了本科教育,高考就没有压力了,大家就可以开心上中小学了,如此这般,缩短学制也就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
第三,传统认识中的低端岗位,如果获得的收入接近高端岗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虽然上了大学工资未必高,但未来的职场发展上限高,所以大家才热衷于上大学。
梁建章教授的建议
听起来确实非常的美好
但是很多网友看了
也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这样一个理想化的教育格局真的能够实现吗?
是不是过于理想了呢?
目前我们的大学文凭已经贬值了
如果普及大学教育
到时大学毕业可能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
人们为了找个好工作
可能人人都要读研究生甚至博士了
学历歧视更厉害
学历贬值也更厉害
整个社会将更加内卷
所以很多网友建议
别说普及大学教育了
先普及高中教育吧
这样也能缓解一下焦虑
不得不说
这一届网友真的是人间清醒
思考问题更加接地气
教育专家熊丙奇针对梁建章观点
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梁建章“普及大学教育”的说法不可行,如今的中国,高中还有超级名校,初中还有重点班,中学都不能均等化,大学教育不可能均等化;
第二,高等教育必须有分类,有的做通识教育,有的做职业教育,才能满足社会所需;
第三,每个人都上本科,本科学历就没有价值了,分流后移到研究生阶段吗?
第四,建立起不仅仅靠学历去评价人的风气和制度,这才是正道。
仔细研读
会发现熊丙奇的观点
更适合当下社会情况一点
我们近年来一直在为破除学历论而不断改革
再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也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但是过程性评价的指标往往非常地琐碎
教师要及时、准确的进行记录也是一项大工程
这一直是难以克服的问题
但是现在翌学智慧教育平台
用AI技术和数据驱动
推出翌评价—个性化卡片式课堂评价系统
大大帮助老师解决了这些难题
翌评价可以根据学校特色
定制出符合本校特色的评价体系指标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只需根据孩子表现
发放相对应的卡片给孩子即可
而孩子拿到老师奖励的小卡片
让家长扫一扫
就能知道孩子每天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啦!
很好的实现了“老师-学生-家长”的评价闭环
更好促进学生成长
通过翌评价
及时记录孩子在校过程的表现
从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使学生逐渐摆脱自己的薄弱项
真正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
数据化的呈现形式
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清晰地了解行为情况
也让统计变得更可视化,更便捷
期待未来
有更多老师感受翌评价的科学便利
有更多的孩子在翌评价陪伴下,更好成长!